中国人民大学签约宝安,深圳宝安区正以创新平台集聚助力产业发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李金萍深圳报道
一向以制造大区、产业大区示人的深圳宝安区,创新平台朋友圈再次扩大。
1月16日上午,深圳市宝安区与中国人民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将高端研究院落户宝安区,在金融、知识产权、法律三个领域,开展人才培养、政策研究、企业服务等业务。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在签约现场表示,希望中国人民大学依托深圳市和宝安区提供的优质源,不断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实现高质量人才汇聚、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市和宝安区政府决策及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思想支撑、人才支撑、技术支撑与智力支撑。
作为深圳的经济大区、工业大区和出口大区,深圳宝安区正在加速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锚定发展目标,在本次签约的知识产权、金融、法律领域,深圳宝安区拥有巨大的人才、技术、金等需求。比如在知识产权领域,宝安区是深圳市专利产权最多的区,2022年数据显示,宝安区的三种专利授权量超7.2万件,占深圳市的1/4,居深圳市第一。在本市场,“宝安板块”正在呈爆发势。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宝安区上市企业合计72,其中,境内A股上市企业56,境外上市16。此外,深圳宝安区上市“后备队”正在持续扩容,已经提交IPO申报材料和证监会辅导备案的拟上市企业61,其中已过会企业12,IPO在审的企业9,已在证监局辅导备案的企业40。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将借助宝安区这一发展舞台、借助深圳市这一示范阵地、借助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时代前线,不断建设成为立足深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的哲学社会科学重要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从而为粤港澳大湾区、宝安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人大贡献”。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前海总规的正式发布,“双15”税收优惠政策重磅落地,到深中通道开通在即,人流、物流、信息流将加速度向深圳宝安区汇集,2024年,深圳市宝安区将迈入真正意义上的湾区时代、前海时代,在创新平台方面,深圳宝安区将有更大的需求。
面对有需求大环境,深圳市宝安区如何破题?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深圳市宝安区科创局了解,深圳宝安区正在走由市场终端向上游产业链递进的逆向创新模式,以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引领,加快引育并布局建设一批战略级产业创新平台。
具体来看,一方面,深圳宝安区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对深圳市正在主导发展的“20+8”链主企业,为支持其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按照创新平台固定产投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金支持,鼓励500强企业建设功能性研发机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等。
另一方面,以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供发展空间的方式,加快吸引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落地宝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与深圳宝安区签约的中国人民大学,便是深圳宝安区以发展空间支持科技成果平台的最新受益者。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先后有中煤(深圳)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概念验证中心、深圳前海深港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大批战略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项目落户。